查看原文
其他

拨云轩专栏:风炉

2017-12-14 拨云轩 乐艺会


风炉一词出自陆羽的“茶经”。自唐以来煮茶,风炉就是茶器中的主角。制作多样,往往古雅可爱,是主人风度的体现。与宋代点茶的方炉相比,其体量小,可用薪不必碳,便于携带,以伴随主人郊游访友。


古人常在文人画中,作各式风炉,以明代陈洪绶的画作为代表。在书房旁设一茶寮,教童子以煮茶奉客,是为文人清谈之首要。这与日本的茶道不同,后者是主人煮茶,客人则态度拘谨。童子煮茶也出现在大量的辽代墓画中,但稍加注意不难发现,明人画中的茶炉造型的确古雅。


 “古”是有古意,高古礼器之意,如下三图,正是陆羽说的:以铜铁铸之,三足,如古鼎形。可知其本意是依据古礼而来,明人亦是复古,记得明人笔记说,“人人都能做狂草,又自为一体,”明人的奔放自信可见一斑。明代铜器与瓷器等经常有复古的意趣。


 “雅”是造型典雅。其高低比例,纹饰都符合文人审美。明中叶安定富足,文艺复兴。短短几十年中,出版了大量古玩鉴赏的书籍,又有一批画家藏家鉴赏家。这一时期创造了很多名品,以风炉为例甚至乾隆也藏有一件,器身铸有高古礼器纹饰,著录于台湾故宫“可以清心”一书,清宫御用时认为其发火不力,在器身凿了几个洞。金泽收藏有一件类似的同款,可见其细部之精美。





关于收藏,古人有鉴赏家和好事者之分。有钱人未必有好的收藏,如“金瓶梅”中描写的黄花梨家具,院中的凉亭,都是当时的俗品,是“长物志”“遵生八笺”书中所鄙视的。所以大至园林房舍,小到家具或者风炉,都可以体现主人的风度品味。进入高士之家,必然有脱俗清泠之感。忠烈遗留之物,自然有正义凛冽之风。如前些年的一件文天祥收藏如意的拓片,有历代文人的赞誉。


张岱说,陈洪绶笔下奇崛遒劲,直追古人。陈洪绶所绘的器物看似随意,但细究来都有其深意,比如这件花插,器型似高古青铜觚,此为“古”,而线条简洁,弧度恰到好处,正是“雅”,也就是复古。这样的磁花插在宋代多为龙泉或官窑。这样的美感需要慢慢体会。再有其笔下的木根家具,杖,赏石,可以另辟一章。





再说风炉,如封面中方炉,体型硕大,端正文雅,其来源可以追溯到商代方鼎。又石刻大型风炉,可至院中凉亭一侧,明代高濂称其为“商象”。风炉与中国铁壶相配,更见其风致,另当别论。临书仓促,不尽欲言。每当有幸遇到文物之佳品,往往被其风致所感动,赞叹之余,愿以此人间清福之喜悦回向给四方一切众生!




拨云轩藏风炉


拨云轩赏炉小记    李知弥绘















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,图文由作者提供


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,可按右上角“乐艺会”订阅。

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。

 欢迎转发。欢迎关注订阅。 

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。


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


文房约

拨云轩:投壶礼赞

拨云轩:云岭

最难是平常:我所认识的画家李知弥

问余何事栖碧山,笑而不答心自闲——赵建军的铜笔山世界

Fei藏不可 | 春心若肯牢关锁,纽扣何须用许多

那时我们正青春:唯美读物《尚物》燃烧的岁月

老银:李旭的真实世界

镜台玉骨映香腮

兩塊舊墨

闳庐老鱼:茶匙之辨

刘馨蓬:与郎眉目传情意,付与落红流水知

南博《纸载千秋》特展:装具、信札与花笺(上)

南博《纸载千秋》特展:碑拓、吉金、古籍与字画(下)

刘馨蓬:风流才子美人缘 夹竹桃映吴娘靥

"江南草圣"王大濛:从“蒲草文心“到“花事未了”

陈原川:让湖石生长在生活空间之中

刘馨蓬:《九天閶闔开黄道 千岁金盘献寿桃》

南薰:我常与石倾谈许久

施晓:时间和文人赋予茶则真正高级境界

《空灵之约—中国沉香文化展》明清香具篇

《空灵之约:中国沉香文化展》汉唐宋篇

邓彬《金缮:以温柔尊重残缺》

妙品印香炉

张岩:清“谷口铜甬”铭文镇尺

李根源买山葬母,小王山摩崖石刻民国风流

朱瀚:民国风云,戎马一生墨盒伴

杨世涛:一叶知秋,从兽面纹瓦当管窥中古文明

多图 ! 韩天衡美术馆《兰室长物—历代文房具特展》之:慕古

毛边书与裁纸刀

安健:江南三大儒的丹青翰墨

安健:艺坛女史尽风流

毛边书与裁纸刀

1508:小众收藏的印香钟

孙立:“艧村”双十年

紫石凝英—粤博端砚艺术展(上)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